武漢工業氣體市場化專業化
發布時間:2016-05-26 11:44:33
近年來,武漢國躍氣體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從空分設備制造到工業氣體供應,既是國空分廠商的成功之路,也是維護我國工業氣體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間,國內空分制造企業開始了轉型升級,提出了“由單純的制氧機制造商向制造服務運營商轉型”發展思路,以先進設備、知名品牌、高質量及穩定的客戶群、較低的運行成本等優勢,成功實現了向工業氣體的產業鏈延伸。
一是氣體產業區域性很強,國內空分設備企業并沒有觸及中國工業氣體的重點區域或者重點生產企業。國外氣體巨頭憑借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優勢,把目標客戶選定在國內一線用氣企業和單位。而目前國內空分設備企業投資的氣體項目還僅限于一些中型的冶金和化工企業,一般屬于二線用氣單位。與外資企業在中國氣體市場大肆搶奪地盤相比,國內空分設備企業才剛剛起步。
二是國內空分設備企業的氣體規模和收入,還沒有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形成支撐,而國外空分設備企業90%以上的收入是由氣體供應創造,而僅僅不到10%的收入由設備制造創造。目前,在中國氣體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國外氣體企業,其所占的市場份額大大超過國內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企業在氣體市場的占有率僅為10%,至今還沒有一家企業能與外資企業抗衡。
三是西方發達國家對工業氣體的需求80%是采取第三方供氣方式,供氣管網達幾千千米,而我國目前80%以上的用氣企業仍然是自產自用,集中供氣也多是一對一的供應方式,沒有形成一對幾的供應網絡,管網僅幾百千米,產品利用率受到限制。因此,要實現空分產品供應的專業化、社會化和區域化依然任重而道遠,在融資和區域性管網建設方面需要國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武漢國躍氣體表示,中國空分氣體行業非市場化供氣占比較高,國際上企業空分氣體的需求則基本由專業供應商滿足。將制氣流程外包對于用氣企業而言,可以節約大額的一次性設備購置支出,有效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此外,將輔助業務外包能幫助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分散風險。同時,供氣企業更專業的氣體運營能力將有效提升供氣的質量。
非市場化、專業化供氣也引發了綜合利用不足、能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據了解,許多企業仍然通過自建空分設備滿足自身用氣需求。由于空分設備的實際產量與企業用氣需求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之供氣不穩定的影響,導致企業設備綜合利用率較低,當期無法消耗的產品多被放空,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此外,許多空分氣體需求規模較小的企業依然在使用小型高能耗空分設備制氣,能源浪費嚴重。根據武漢氣體公司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專業大型空氣分離裝置(制氧量>5000Nm3/h)的單位生產能耗僅為小型裝置(制氧量<1000Nm3/h)的1/2~1/3,且具有可靠性高、維護成本低、無故障運行時間長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