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氣體行業亟須頂層設計
發布時間:2016-05-26 11:36:39
近年來,全球石化發展迅猛,石油化工、煤化工正趨于大型化(大噸位級),大石化、大乙烯、大煉油、大甲醇、大煤氣化、大注氮采油格局已經呈現;發展聯合體、循環經濟一體化工程已成為工業經濟的趨勢。武漢國躍氣體認為,這些行業發展都離不開被稱為“工業血液”的工業氣體。不過,與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外氣體巨頭相比,國內氣體產業無論是發展模式、競爭力,還是市場占有情況等,都存在較大差距。業內人士建議,氣體安全應與石油安全一樣,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迫切需要做出頂層設計。
看形勢
武漢氣體公司中外競爭日趨激烈
工業氣體因其下游應用領域涉及到國民經濟的諸多基礎行業,被稱為“工業血液”,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工、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在國防建設和醫療衛生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000年以來,國外空分設備企業通過合資或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空分設備市場,并把外包供氣模式帶到了國內。按照“先供應氣體,后供應設備”的營銷方式,逐漸向國內用氣企業灌輸氣體外包理念。國外空分設備企業帶來的供氣模式,既可以推銷設備,又可以常年不間斷的供應氣體。
武漢國躍氣體認為,目前工業氣體領域國內企業實力逐漸增強,市場競爭激烈。夏磊表示,外資氣體供應商自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中國市場,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迅速占領了國內現場制氣市場。中國本土公司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以杭氧為代表的氣體公司也加入了大規模、低能耗、高水平的國際競爭,并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尤其是大型煤制油、煤制氣項目在中國陸續上馬,在大型現場供氣的主要氣體業務領域,本土工業氣體公司和國際氣體公司的競爭日趨激烈。
而在空分氣體零售市場,由于外資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戰略主要定位于現場制氣市場,加之零售市場要求供應商有很強的供應保障和本地化服務能力,因此國內氣體供應商,尤其是有著區域優勢的供應商有著天然的競爭優勢。由于空分氣體零售市場在我國出現時間較晚,市場尚未飽和,加之零售市場存在較強的地域性,因此各區域存在大量中小氣體經銷商,區內優勢供應商現階段仍主要忙于擴大產能,搶占市場,區內整合以及跨區擴張動力不足。
武漢國躍氣體認為,當前國內氣體市場在大發展的同時,風險也在慢慢積聚。氣體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和高危險等特性,存在更大的運行風險。目前,工業氣體企業供氣方式主要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以管道輸送、現場制氣、液態大宗氣體或瓶裝氣體等不同方式提供服務。其中,現場制氣(氮氣/氧氣/氫氣)針對用氣量大的客戶,根據客戶生產過程的參數(純度、流量、氣壓)設計并安裝工藝先進的現場制氣設備,武漢氣體公司提供現場生產所需的氣體;管道輸送針對用氣量巨大的工業氣體用戶和集中在工業區的群體客戶,通過管道輸送來實現氧氣、氮氣、氫氣、一氧化碳以及蒸汽的大量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