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火災事故】液氨為什么會爆炸?
發布時間:2016-03-30 11:22:01
吉林德惠寶源豐禽業公司“6?3”特別重大燃燒事故已造成119人死亡。消防部門初步判定,火災事故是由廠房內液氨泄漏引發爆炸所致。據媒體報道,救治傷者的醫院方面亦表示,受傷致死的原因有燒傷、氨氣中毒等,最主要的原因是氨氣中毒引發呼吸道水腫。
寶源豐事故中的“罪魁禍首”氨,分子式為NH3,分子量17.03,常態下是無色氣體,有強烈的明顯刺激性惡臭味。標準狀態下氨沸點-33.33攝氏度,熔點-77.7攝氏度,自燃點651.11攝氏度。氨氣容易液化,常壓下冷卻至-33.4攝氏度,或在常溫下加壓至7-8個大氣壓,即冷凝成無色的液體氨。在升溫或降低壓力時,液氨可急劇蒸發,并吸收大量的熱。因此,液氨作為制冷劑, 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
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GB5044- 8) 》, 氨氣屬于IV類輕度危害氣體, 人群暴露在含有一定濃度的氨氣環境下,濕皮膚、粘膜和眼睛會受到氨氣侵襲,可能發生中毒事故。
上海市寶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敏等曾撰文分析了一起冷庫氨泄漏導致氨中毒事故情況。2006年,該區一肉類加工廠某工人在吸入大量氨氣后當場猝死。周敏等人指出,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咽痛、咳嗽、痰可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喉水腫痙攣或支氣管黏膜壞死脫落致窒息,還可并發氣胸、縱隔氣腫。吸入極高濃度氨可迅速死亡。
除了液氨泄漏對人體的直接影響,當氨氣在空氣混合物中濃度達到16%-25%時,遇到明火或火星就會使氨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不可控的鏈式反應,導致爆炸,生成氮氣和水蒸汽。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羅艾民等人曾撰文分析了液氨泄漏引發爆炸事故的幾種模式:
1.液氨泄漏后在泄漏出口處立即點火形成噴射火;
2.泄漏處于開放空間且經過一定時間點火形成閃火;
3.泄漏處于局限空間條件且經過一定時間點火則形成蒸氣云爆炸,另外, 儲存液氨的儲罐也有可能發生“BLEVE爆炸”,即液體急劇沸騰產生大量過熱而引發的爆炸式沸騰現象。
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鄧建平等人曾撰文指出,氨制冷系統的關鍵問題是安全問題。在冷庫工程的設計、建設、運行中, 都要做好氨制冷系統的安全與防護。在冷庫庫址的選擇、安全疏散距離、氨制冷系統安全與防護、漏氨自動檢測及事故排風等多方面,做好全面規劃, 防止和減少漏氨的危害
吉林火災慘痛的代價給與深刻的教訓,對于企業安全管理和生產是第一位!